当前位置: 首页 >> 最新公告 >> 正文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招收2021年推荐免试攻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工作方案

[发表时间]:2020-09-28

一、组织管理

为确保2021年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的有序、高效开展,学院成立由院长、书记任组长的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负责制订我院推免生复试录取工作具体方案并组织实施,同时指导复试小组进行相应复试工作。工作小组成员如下:

长:赵义良  

副组长:王  

员:彭付芝 万林艳 郁树廷 李文爽

书:常方圆

二、拟招收推免生名额(可能会有变动,以最终录取为准)

专业代码及名称

专业类型

拟招收推免生名额

030500 马克思主义理论(硕士)

学术型

9

三、申请条件

1. 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

2. 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高校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

3. 研究兴趣浓厚,有较强的专业基础、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 诚实守信,品行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学术不端以及其它违法违纪等处分记录。

5.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学历研究生体检工作标准》要求。

四、申请者需提供的材料

1. 完整、真实填写附件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1年研究生申请表》。

2. 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一份(正反面须复印在A4纸张的同一页面上)

3. 提交加盖所在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人本科阶段成绩单原件(加盖公章)。

4. 由考生本科所在高校的院、系、所、中心等思政相关部门出具的考生现实表现(附件二: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2021年全日制研究生现实表现样式表),并需负责人签字及加盖公章。

5. 考生本人签字的身体健康情况说明(附件三:身体健康情况说明模板)。

6. (如果有)提交本人在学期间学科竞赛或其它获奖的证明。

7. (如果有)提交本人有代表性的学术论文、出版物或其他成果。

五、申请办法

申请者登录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b.buaa.edu.cn/查阅招生说明及专业目录等。具体安排如下:

考生将材料(皆为扫描件或清晰照片)以压缩包形式发送到电子邮箱:bhmayuan@163.com,邮件名称为“2021年研究生推免材料——学生姓名、本科所在院校、本科专业、年级排名(*/*)、联系电话

接收申请资料截止日期:2020106日(周二)18点(以接收时间为准),逾期不接收

联系人:常老师 联系电话:010-82339934

六、复试

1.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小组对申请者各项材料进行综合评审,确定复试名单,请考生于109日登录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查询相关信息,不及时查看信息导致的损失,由考生自己负责。

2.复试采取差额形式,差额比例一般不低于120%

3.复试时将通过面试,了解考生思想品德情况,结合考生本人的现实表现(内容包括考生的政治立场、道德品质、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等方面),对其思想品德进行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拟录取。

4.复试安排:

(1)复试方式、平台及相关要求:

a.复试采取网上远程面试方式,以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作为主要面试平台(系统登录页面地址为:https://bm.chsi.com.cn/ycms/stu/)。相关软硬件需求、登录方式、操作指南等请参见系统登录页面提供的考生操作手册(https://bm.chsi.com.cn/ycms/kssysm/)及相关提示。1010日学院将按照要求与考生进行设备测试。同时请考生提前下载安装“腾讯会议”(下载地址:https://meeting.tencent.com/download-center.html?from=1001)的电脑客户端和手机app,作为备用面试平台。

b.考生需要双机位模式参加测试和复试。第一机位是主机位,从考生正前方拍摄,用于同复试教师和工作人员交流,须为笔记本电脑或配备摄像头的台式机,台式机须配有麦克风和音箱;第二机位是辅助机位,从考生侧后方约45度角拍摄,用于监控考生所处复试环境,可以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或配备摄像头的台式机,手机须提前备好手机支架,注意调整摄像头角度和位置,确保考生方圆1.5米的环境可被收入镜头,且考生主机位电脑全屏清晰可见。

c.建议全程在宽带网络及相应的WIFI 下完成,如确需使用4G 网络,请保障4G 网络畅通且不受闹铃、来电及其他即时通信软件的干扰,并注意留有充足的流量。考生若使用WIFI 联网,可直接关闭移动数据连接及手机通话功能。

d.考生须凭本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参加网络远程复试,主动配合进行身份验证,并在复试开始前宣读附件四:《诚信复试承诺书》。全程正面免冠朝向摄像头,保证头肩部及双手出现在视频画面正中间,头发不可遮挡耳朵,考生端不允许录音录屏录像。须配合复试工作人员要求展示相关证件(身份证、学生证)。

e.考生须选择独立安静房间,独自参加网络远程复试。桌面仅可摆放身份证、学生证、诚信复试承诺书。复试场所考生座位1.5米范围内不得存放任何书刊、报纸、资料、非复试指定的电子设备等。

f.复试期间考生不得录音录屏录像,考后不得向他人透露复试内容。如有违规,一经发现,拟录取资格无效。

g.应急预案:考生遇到特殊不可抗力情况时(断网、断电、死机等),须立即向学院工作小组反映,电话:010-82339934,学院将视具体情况,重新向该生发起面试、重新选择考题再次面试,以保证考试公平公正。

2)复试顺序:每名考生的复试序号及所要求的最晚登录时间会在101018:00之前发送邮件通知。每名考生需要至少提前约1个小时登录系统在线候考。

3)复试时间:20201011

4)复试内容:

形式

满分

内容

面试

思想品德

100

每人20分钟。其中5分钟自我介绍,其余时间由面试小组专家对考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英语水平、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查。

英语

100

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面试

300

5.成绩评定:复试成绩满分为500分。复试成绩低于300分的考生不予拟录取。复试总分将作为被录取考生评定第一学年学业奖学金的重要参考。

6.根据《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北京市财政局关于部分高等教育招生考试收费标准的函》(京发改[2012]1358号),申请者复试时须交纳复试费100/。复试费通过学信网招生远程面试系统交纳。

7.申请攻读硕士的推免生,若想保留入学资格,且不能在20219月开学时报到,复试时须向学院提交书面申请(无模板),说明保留入学资格年限(不得超过两年)及保留年限内的去向。

七、录取办法

1. 复试成绩及拟录取结果将在复试后于1012日学院网站公示,请考生自行登录网站查询。根据学校有关规定,按总成绩进行高低分排序,择优录取。

2. 拟录取的推免生须按照教育部及我院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登录中国研招网“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完成注册、填写个人基本信息、上传照片、网上支付、填写志愿、确认待录取等步骤,网报志愿须与学院公布拟录取志愿一致。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确认的外校及北航本校推免生,原则上学院将不再保留其拟录取资格,学院可相应依次递补拟录取。

3. 申请者一旦接受待录取通知,则不可再接受其它志愿的待录取通知,也不得再报名参加当年硕士研究生考试招生,否则取消推免录取资格。

4. 被拟录取为定向就业的研究生,须在规定时间提交相应协议书,具体要求见附件五。

八、其他说明

1.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我校将不予录取或录取资格无效

1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不合格

2)若未按时提交相关培养协议(仅对于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考生),或2021年入学报到前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

3)提供虚假信息,存在违规违纪。

4)未通过“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确认的推免待录取结果。

2.因推免服务系统中个人联系方式信息无法下载,无法发送相关短信信息,申请者须及时浏览推免服务系统北航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学院网站公布的有关通知,以免延误相关事宜。我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将通过官方微信(微信号buaayzb),向考生推送学校研究生招生办公室公布的相关信息,建议考生予以关注。

3.我校负责解决录取学习方式为全日制学习方式、且录取类别为非定向就业的研究生住宿,视情况安排在不同校区。住宿实行收费制,所有住宿的研究生均须交纳住宿费,具体住宿标准将在发放录取通知书时附相关说明。我校不负责解决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的研究生住宿。

4.拟录取的推免生体检在入学报到时进行

5.我校对符合要求的学生通过设立各类奖学金(含新生奖学金、学业奖学金、社会奖学金等)、助学金、助研金、助学贷款、三助岗位等,建立多元奖助体系,具体政策办法由相关部门制定,参见研究生院网站相关文件规定。其中,研究生新生奖学金博士获得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30000元,硕士获得者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 5000

6.所有资料均不退还。

7.根据申报情况,可能会有其他批次的复试通知,请关注马克思主义学院网站

8.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北航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均须执行本规定。

九、申诉、投诉、监督联系人:陈老师,邮箱:chenmeng2003_000@163.com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928

附件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接收推荐免试攻读2021年研究生申请表

附件二: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申请2021年全日制研究生现实表现样式表

附件三:身体健康情况说明模板

附件四:诚信复试承诺书

附件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收全日制学习方式定向就业录取类别硕士研究生培养协议